关于我们
刘纲纪:哲学与诗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6-05-30
作为哲学系 78 级的本科毕业生,离开武大已经 21 年了,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冲刷掉我对母校的情感。相反,随着时光的推移,许多并不起眼的事情和经历渐渐地突显,成为生命 崛 犟而美好的标志。现在回过头看,在小操场冒着大雪或大雨看电影是美好的,在学资料室舒适的环境里看书和读杂志是美好的,在东湖边孤独地散步和长跑是美好的……当然,在武大四年最值得回味,最让人向往的仍然是聆听著名学者的讲课。
在哲学系 77 级和 78 级学生中, 杨祖陶 教授的“ 欧州 哲学史”、 张巨青 教授的“形式逻辑”、肖捷义等教授的“中国哲学史”都是非常优秀的课程,让人感受到逻辑的力量和爱智慧的乐趣。记得当年,这些老师一堂课下来,我们在宿舍里要议论半天,这些老师展现的哲学世界,让我们这些初学者惊叹不 以 。 刘纲纪 老师的美学课开得比较晚,选修课 2 个学分,但选修的人出奇的多。当时学校上课最大的教室 27 教室每次都挤得水泄不通,最后几次课干脆调到学生俱乐部去上了。 刘 老师在《编改》中着重讲了学好美学的 一 条件,给我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在此之前我读到过蒋孔阳光生在《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文章,说美是令人愉悦的,但 研 完美的学问美学都是令人痛苦的和艰难的(大意),我心里存有一个疑问。在《美学》课的第一堂课上, 刘纲纪 老师用大量例证,和 慎细 的推理论证了学好美学需要哲学家的气质和诗人的气质。这两个条件 刘 老师的课也的确如他所说充满着激情和想象,同时又十分严谨。例如讲到布 洛 关于“美是距离”的理论时, 刘 老师一方面评述了布 洛 观点的重要性和理论创新,另一方面,也举例说明了布 洛 的观点不正确和庸俗之处。听 刘 老师的美学课,能让人时 时 感到哲学是那样充满诗意,又是那样富于逻辑。在讲述自然美这一美学理论的核心难题时, 刘 老师以实践美好的观点出发,运用了生物科学、考古学、艺术史心理学等多种理论的材料和方法。从自然的人化在客观世界发展中的体现和在主体发展中的体现两个方面,全面地论述了自然美的生成和发展,说明了自然美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一种纯自然现象,并且具 本回答 了“月亮的美写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等理论上的论难。
初识 刘纲纪 老师是作为一个听课的学生远远看去,感受到的是敬畏和严肃。记得一次在 27 号教室上课,下 课间有 两位女学生前去请教, 刘 老师当时正在抽烟,说“现在是休息时间,我要吸烟”。待到最后一个学年我选了美学作为毕业论文的方向。有机会走近 刘 老师,才逐渐了 解到刘 老师是一个十分热情,对美学研究十分执着,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的优秀学者。那一年 刘 老师指导了 13 篇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十分广,有关于美的本质的、有关于美学范畴的、有研究电影美好的还有研究漫画美学的。 13 篇论文写完后由校学生会资助,印了本论文集,记得去汉口一个印刷厂取书时引来许多人围观并争相购买,当年美学热的影响面由此可见一斑。因为写论文的缘故,拜访了几次 刘 老师,每次 刘 老师都读得很多,谈人生、读美术、谈小说、谈电影。 刘 老师告诉我们,他出身在贵州山区,读初中时第一次到县城,感到县城真大,读高中时到贵阳感到世界真大,上大学到了北京大学,得到朱光潜、宗自华、贺麟等大师的教诲和指导,感受到学术研究的博大和 弘远 。
毕业后先是到江西南昌工作,然后到广西桂林学习和工作, 一幌 就是四、五年。 1987 年我翻译了一本美国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好的著作,波林●琼斯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识解放的日常生活基础》,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 刘 老师写信,希望他为这本译著写篇序言,信寄出去不到 10 天,我收到 刘 老师撰写的长篇序言,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意见。 这样事 让我真切感受到母校和母校的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呵护和关爱。当时国内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刚刚起步,学术界分歧很大,我自己的硕士导师就 不 恶意的这本书撰写序言。
我认为, 刘 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有着很深的热爱和执着。写本科毕业论文时,一次与王绍培、黄亚屏去 刘 老师家拿对提纲的意见, 刘 老师很兴奋地告诉我们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了,他说他的这个追求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他是在斯大林去世后,在全世界社会主义者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的日子里送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的。那天晚上 刘 老师谈得很多,谈了延安时代、谈了抗美援朝、谈了文革中他在干校放鸭子的感受等等。先生很坚定地说,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核心和根本。回想起来,我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兴趣和热情就是在 刘 老师谈话中和著述里逐渐培养起来的,在先生描述的理论坐标上,清晰地标明马克思主义美学广大的理论空间和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1995 年,纲纪先生到广西师范大学讲学,给中文系教师和研究生讲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形态”和“中国美学史的六大思潮”两个专题,受到师生们的普遍欢迎。在桂林讲学期间,刘老师提议创办《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年刊),得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和中文系的 的 积极支持。 1996 年春,由刘纳纪老师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美学研究》第一辑出版,该刊至今已出版 6 辑,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园地,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从 95 年到现在,每年纲纪先生到桂林编审稿件,并抽空给研究生讲学,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听先生的教诲,我深深地感佩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赤诚的心,以及为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的坚强意志。 98 年先生来编稿途中火车出轨,脱险后来到桂林,不幸因受感染上急性肺炎,但第二年仍然如期来到桂林,编稿并给学生讲学。我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也常常碰到困难,受到挫折,看看满头白发仍然不倦努力的先生,就不敢再有偷懒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