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哲学系张荣教授来太阳讲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9-10-16
本网讯(通讯员:田昶奇)2019年10月15日下午,南京大学哲学系张荣教授在振华楼suncitygroupB301会议室做了《康德与奥古斯丁:在自由与恩典之间》的主题讲座。外国哲学教研室杨云飞副教授、贺念副研究员、王咏诗副研究员以及学院50多位同学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讲座由太阳外国哲学教研室苏德超教授主持,外国哲学教研室曾晓平教授担任评议人。
张荣教授以他对启蒙运动的反思作为讲座的开始。许多启蒙运动的支持者认为启蒙运动所追求的理性是与恩典、神秘等因素隔绝的。这一看法也体现于康德与奥古斯丁对何为“真正的哲学”的分歧,蕴涵着理性与信仰的张力。康德认为真正的哲学需要勇敢地运用理性,奥古斯丁则认为真正的哲学需要满足基督教的人民性、普世性要求。然而,这种看法会忽视德国古典哲学与中世纪哲学之间的连续性。比如,自神秘主义大师艾克哈特开始,路德宗教改革以来,笛卡尔、康德等欧洲哲学家们奠定了近代哲学的内在性原则,该原则成为德国观念论传统的基础。这种内在性原则其实可以上溯到奥古斯丁哲学。比如,奥古斯丁不再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把时间理解为物体的运动,而是心灵的伸展。但仅仅强调内在性原则也是不够的,中世纪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更深刻的关联还在于理性与无限的关系,或者说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关系。张荣教授以康德和奥古斯丁哲学当中自由与恩典这两个重要概念为例来阐明德国古典哲学内在性原则与超越性之间的张力,并借此说明德国古典哲学与中世纪哲学之间的传承关系。康德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对自由的捍卫,奥古斯丁被人称为“恩典博士”。张荣教授指出,康德哲学也有恩典因素,奥古斯丁哲学也有对自由的捍卫。
康德哲学的恩典因素既体现于理论哲学,又体现于实践哲学。恩典的拉丁文原意是“白白给予”,具有创造的含义,这与康德的多处文本契合。在理论哲学中,《纯粹理性批判》导言说到对象刺激我们的感官,学者对何为对象莫衷一是,有学者理解为物自体,有学者理解为经验性对象。张荣教授认为这里说的是杂多的绝对被给予问题,对象刺激感官产生表象杂多,虽然没有根据说对象是绝对的给予者,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原初的给予过程。这种给予也和恩典有一定关联。除了杂多的绝对被给予,康德在先验演绎部分的知性的发动,即自身的被给予,也是恩典的体现。在实践哲学中,《实践理性批判》提到无条件的道德法则是理性事实,而非产物。张荣教授指出道德法则就是本源地被给予,因而也体现了恩典。
由于奥古斯丁的许多著作是他与别人的辩论,因此依据理论对手的不同,他对自由的阐述也有所不同。张荣教授梳理了奥古斯丁反驳摩尼教和贝拉基主义的两种对自由的阐述。摩尼教主张善恶二元论,精神为善,物体为恶,因此与基督教的上帝至善观相悖。奥古斯丁为解释恶从何处来,亚当为什么会堕落,而提出了自由决断的概念。决断首先对善恶作出区分,然后对善恶进行挑选,最终选择恶而造成堕落。因此,善恶的区分,恶与罪的出现,并不源于上帝,而是源于人的自由。贝拉基主义则试图取消上帝的恩典。奥古斯丁对此的反驳是,人类作恶之后就被原罪奴役,只有依靠上帝的恩典才能重获自由,因此恩典对于拯救人类不可或缺。张荣教授特别指出,奥古斯丁反驳摩尼教与贝拉基主义时所说的自由的内涵不同,反驳摩尼教时所说的自由指的是行为能力,反驳贝拉基主义时所说的自由是从原罪中被解放出来的状态。奥古斯丁对自由的理解在康德对Willkür和Wille的区分那里有所呼应。
讲座最后,张荣教授指出,只有把握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承接,才能更好地把握古典哲学。曾晓平教授对张荣教授的讲座做出精彩的评论。曾晓平、杨云飞等老师与张荣教授就Willkür一词的翻译与理解进行深入讨论。
提问环节中,在座师生踊跃向张荣教授提问,张荣教授依次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回答。师生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张荣教授的感谢。
(摄影:尹孟杰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