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吴根友教授应邀为荷兰莱顿大学比较哲学研究中心做学术讲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10-24

 本网讯(通讯员刘佳源)10月20日,澳门太阳集团城welcome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suncitygroup教授吴根友应邀为莱顿大学作了题为“庄子、方以智与海德格尔的‘生死观’之比较”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莱顿大学博士生石元萍主持,来自海内外的40余位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吴根友教授分别围绕“庄子‘内七篇’的生死观”“方以智‘不虚生浪死’的生死观”“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向死而在’的生死观”“三位哲人不同生死观的当代启迪意义”四个方面对讲座主题进行阐释。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吴根友教授首先比较了孔子、老子和庄子对生死的看法,指出庄子在生死问题上对老子有继承亦有独创,吴根友教授由此引入他对《庄子》内七篇生死观的理解。在《逍遥游》《齐物论》篇中,庄子借“物莫之伤”与“乘物以游无穷”的论述表达了尊生、无待的生命自由的理想,把死亡看作是一种回归本真的状态。在《养生主》篇,庄子明确提出了“保身、全生、养亲、以尽天年”的生命观,《人间世》篇也借孔颜对话表达了同样的“顺道尊生”的思想。《大宗师》中的“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则诠释了“顺天安命”的生死观。除去观念层面,庄子还在《人间世》《大宗师》两篇中提出了心斋,外(物)、忘等超越死亡恐惧的具体方法。

在第二部分,吴根友教授以方以智《东西均》一书的《生死格》篇为文本依据,指出方以智将“生死问题”看作是“醒世第一铎”。吴根友教授还提及了方以智和庄子生死观的同异,方以智虽然在“齐同生死”的问题上与庄子有相似之处,但方以智不以自然气化的观念来看待死亡问题,方以智将“心”看作是“生死之源”,人可以拥有出入“生死”的高度主体自觉性。通过对历史上各种生死观进行分析、批判,方以智最终认定儒家的生死观为最高明的生死观,孔子“知生”一语更能道尽生死意蕴。最后,吴根友教授也指出了方以智生死观的缺憾之处:缺乏现实上的可操作性。

在第三部分,吴根友教授认为,海德格尔从生存论的存在论角度分析了死亡现象与死亡概念,作为生存论意义上的“死”这一概念与“纯粹的消失”、“单纯的完结”和对“亡故的‘体验’”的界线也得到区分。“死亡” 被看作是“此在的一种特具一格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公众对死亡现象认识具有平面性,公众的“向死亡的存在”是一种“沉沦的存在方式”,是“在死亡面前的一种持续的逃遁。”对于生存论上“本真的向死亡存在”,海德格尔将其界定为“解脱了常人的幻想的、实际的确知它自己而畏着的向死亡的自由之中。”换而言之,真正哲学意义上的死亡对于人而言乃一种宗教性的晨钟暮鼓,它催醒人们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在有限的人生里奋起而迈向自由之中。

在第四部分,吴根友教授对三位哲人的生死观进行了逐一比较,试图在比较中彰显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现代性意义。在吴根友教授看来,庄子以旷达的死亡观揭示了生命本真现象。方以智既强调以死亡来彰显、警醒世人“生”的意义,同时又特别推崇儒家的养生送死,重视父母死亡的孝道观。海德格尔则是通过阐释人对死亡之畏的本真情态,揭示了作为主体的个人由对死亡的真切感悟通达对有限生命存在的无限可能意义的领悟。合而观之,三位哲人有关生存、生活与死亡的相关论述,均有助于今人对生命与死亡现象作更为深入与多角度的了解与观照。死亡问题不仅是中西哲学领域中重要的问题,也是永恒的哲学问题。如果说海德格尔的“向死而在”的死亡观能催人奋进,那么中国传统哲学提供的顺应大化之流、慧命相续的安魂曲,又给我们一种视死如归的从容与旷达。

在讲座提问环节中,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卢盈华教授就庄子的齐生死与养生的内在紧张以及方以智的死与名的关系问题提问,莱顿大学哲学系跨文化哲学中心主任Douglas L. Berger教授提问了海德格尔与庄子的死亡形上学问题,与会学生就海德格尔对死之“畏”的意义问题提问,吴根友教授均予以细致回应。最后,整场讲座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中结束。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