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哲学系罗志达副教授讲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0-11-13
本网讯(通讯员 王思伟)2020年11月8日,周日上午9:00-11:00,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校区)的罗志达副教授在线上为太阳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Husserl’s theory of bodily expressivity and its revision: in view of the‘1914 texts’”的讲座。此次讲座,罗老师分享了他对胡塞尔的身体表达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讲座开始,罗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问题的提出背景。经过文本考察,罗老师发现胡塞尔的身体表达理论在《逻辑研究》第一研究和《观念Ⅱ》中存在一个彻底的转变——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一研究中排斥身体行为的表达性并认为它只是一种指示关系,而在《观念Ⅱ》中,胡塞尔却认为身体行为本质上是表达性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转变呢?罗老师认为,相对于国际上既有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考察胡塞尔的1914年手稿,对这种转变给出一个新的解释。
接着,罗老师经过细致而严谨的文本分析,向我们展示了胡塞尔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发展过程。罗老师指出,胡塞尔的身体表达理论的转变与胡塞尔的指示理论的转变之间存在着一个大致上平行的过程。胡塞尔之前的指示理论认为,指示结构中的指示关系,由于奠基于一种松散的动机结构,因此也是松散的和不必然的,因此指示符号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从这种指示理论出发,胡塞尔认为身体行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通过对符号的动机关系做出新的反思,胡塞尔提出了一种新的指示理论。这种理论没有在指示符号与表达符号之间作出截然的区分,而是认为,指示符号本身也具有一种涵义,它与被指示的东西处在感知行为的统一体之中。在这个基础上,胡塞尔认为身体符号与本真的指示符号在广义的符号系统中存在着类比的关系,身体符号构成了一种身体-心灵之间的实在性的统一。
最后,同学们就讲座中涉及到的胡塞尔对身体-心灵问题的看法、从事胡塞尔研究的不同进路以及胡塞尔用自然语言从事现象学研究可能存在的理论问题等等问题向罗老师提问,罗老师从自己的研究出发一一作出了答复。在整个讲座过程中,罗志达老师显示出青年学者扎实的学问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场学生获益良多。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