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珞珈美学讲坛】施瓦德勒教授主讲“生命的叙事:利科‘诗意真理’理论的哲学视角”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09-29

本网讯(通讯员 罗新烨)9月23日下午,德国现象学家、艾希施泰特-因戈尔施塔特(Eichstätt-Ingolstadt)大学讲席教授,瓦尔特·施瓦德勒(Walter Schweidler)做客“珞珈美学讲坛”第十五讲,在澳门太阳集团城welcome振华楼B214报告厅为太阳师生带来了精彩的题为“生命的叙事:利科‘诗意真理’理论的哲学视角”的学术报告。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弘毅博士后李寒冰、艾希施泰特-因戈尔施塔特大学博士生杨宜天参与对谈。讲座由suncitygroup美学教研室主任贺念副教授主持。

贺念副教授主持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施瓦德勒教授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背景,上溯至霍布斯作为幻象(fantasy)的意义/感觉(sense)概念,下至康德的“先验图式”(transcendental schema)以及卡西尔的符号/象征(symbol)概念,梳理了在利科之前“世界想象”(world’s imagination)的思想谱系。

第二部分,施瓦德勒教授更多地引入现象学视角,从“活的主体性”(living subjectivity)出发,探索胡塞尔、卡西尔和利科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施瓦德勒教授认为,卡西尔在艺术问题上暴露出了他的局限性,艺术天才的独创所引起的世界观转变并不是事情的全部。施瓦德勒教授追溯至洪堡思想中的energeia(能)概念,通过这种动态力量所塑造的不仅仅是世界的形象,而是世界本身。这指示出诗意语言的真正指涉。

施瓦德勒教授主讲

第三部分,施瓦德勒教授逐步展开对利科“诗意语言”思想本身的分析。利科认为,语言的诗意功能不仅仅限于“为语言本身而赞美语言”的诗意话语,更囊括了描述性语言的指称功能。语言隐喻力量的“视为……”(seeing as)结构也可以是“作为……而存在”(being as)的揭示者,并由此触及到最深刻的存在论层面。施瓦德勒教授认为,寻找“视为……”和“作为……而存在”之间的本体论联系,使得利科回到了亚里士多德对运动(movement)、自然(physis)和模仿(mimesis)之间关系的分析。由此,利科回应了数世纪以来“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隐喻(metaphor)的基本原则是运动、变化和位移,而这也是世界存在的根本时间结构。施瓦德勒教授提出,这正是利科所说的叙事范式的关键,即我们认知生活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之间的时间中介。利科接受并调整了洪堡的energeia概念,使之不仅限于作品的历时性,而是涉及到每个具体的叙事行为的时间性,即叙事的时间与倾听的时间。只有当叙事与我们的生活世界相关联,才能够充满意义。

讲座现场

在互动环节,杨宜天博士通过“真理”与“非真理”的必然相关性向施瓦德勒教授发问:是否存在一种诗意的“非真理”?李寒冰老师也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比较视角,将中国思想中的“默化”与西方哲学中的变化概念作对比,提出“默化”是生命的内在转化而非事件的发生,憧憬利科思想和中国哲学之间更加深层的对话。随后,来自suncitygroup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同学们也对施瓦德勒教授的讲座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教授耐心地对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给出回应,大家深感收获颇丰。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