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訊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9-07-02
太阳郭齊勇、丁四新教授於6月25至28日在比利時魯文大學(Katholieke Universiteit of Leuven)參加了該校學系主辦的“《墨子》的多面性:墨家思想之共時性與歷時性研究”(The Many Faces of Mozi: A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Study of Mohist Thought)的工作會。會議工作語言:英語、漢語。郭齊勇、丁四新二教授提交了《墨儒兩家之“孝”、“三年之喪”與“愛”的區別與爭論》和《“墨語”成篇時代考證及其墨家鬼神觀研究》的論文。按照主辦方制訂的規則,郭、丁的論文首先由評論人做了宣讀和提問,隨後郭、丁二位與學者們展開了長達40多分鐘的辯答、提問和評論。
自乾嘉以來,墨子思想及《墨子》一書即受到學者的高度關注;清末、民初,由於梁啟超、胡適二位的倡導,《墨子》研究成爲了二十世紀的學術熱點之一。近十年來,比利時魯文大學漢學系戴卡琳教授等一直致力於《墨子》研究,他們的研究非常細緻,視域寬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次會議,由戴卡琳、鍾鳴旦二位教授召集、組織,共有日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美國、英國、荷蘭、瑞典、德國和比利時16位學者參加。
附會議主要内容:
【會議演講】
普鳴(Michael Puett,哈佛大學):中國歷史與哲學上的墨家宇宙論
【第一場,主持人:鍾鳴旦】
董慕達(Miranda Brown,密歇根大學):墨子對古代權威的塑造,評論人(Dicussant):信廣來(Shun Kwong-loi,香港中文大學)。
郭齊勇(Guo Qiyong,武漢大學):墨儒兩家之“孝”、“三年之喪”與“愛”的區別與爭論,評論人:黎輝傑。
戴卡琳(Carine Defoort,魯文大學):墨家思想中權衡身體輕重之寓言,評論人:信廣來。
【第二場,主持人:葉波】
方克濤(Chris Fraser,香港大學):“墨語”的倫理學,評論人:馬擂愷(Roman Malek,德國東方研究雜誌社)。
丁四新(Ding Sixin,武漢大學):“墨語”成篇時代考證及其墨家鬼神觀研究,評論人:戴卡琳。
橋元純也(Sumiya Hashimoto,廣島大學):近五十年來的日本《墨子》研究綜述。
Renaat Beheyt(魯文大學):當代“樂”研究介紹。
Sara Vantournhout(魯文大學):當代“忘”研究介紹。
【第三場,主持人:馬擂愷】
胡司德(Roel Sterckx,劍橋大學):《墨子·明鬼下》研究,評論人:董優進。
佐藤將之(Masayuki Sato,國立台灣大學):中日學者之墨荀思想關係探析——兼論〈荀子〉“兼”概念的綜合性,評論人:葉波(Paul van Els,萊頓大學)。
象川·馬丁(Martin Svensson,斯德哥爾摩大學):變遷中的“民”的特性:《詩·大序》、《荀子》與《墨子·概論》“民”的含義,評論人:劉敢兒(Karel van der Leeuw,阿姆斯特丹大學)。
【第四場,主持人:信廣來】
鍾鳴旦(Nicolas Standaert,魯文大學):作爲儀則之天,評論人:董慕達。
黎輝傑(Hui-chieh Loy,新加坡國立大學):《墨子·親士》之“君子”:墨家對“德”之顛覆,評論人:劉敢兒。
【第五場,主持人:戴卡琳】
戴梅可(Michael Nylan,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典時代之孔墨與儒墨,評論人:胡司德。
曾漢唐(Thomas Hann-Tong Zseng,國立台灣大學):墨子“節葬”主張對先秦及漢代思想的影響,評論人:方克濤。
耿優進(Joachim Gentz,愛丁堡大學):《春秋繁露》中的墨家痕跡,評論人:普鳴。
(雄楚珞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