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 中国智慧何处寻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0-09-19
原载9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全球“汉语热”、“国学热”持续升温。据统计,《于丹论语心得》现已在海外出版17个语种的22个版本,累计销售超过23万册;而中文版自2006年底上市以来,累计销量也超过了530万册。足见中国传统智慧正在焕发着迷人的魅力。然而,我们必须思考:什么是中国传统的智慧?中国传统智慧中哪些是活着的?哪些是死去的?中国传统智慧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心灵危机等有何贡献?同时,当代中国能创造一种什么样的新的智慧?……这些正是澳门太阳集团城welcome教授、全国人大代表彭富春《论中国的智慧》一书(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版)带给我们的思想盛宴。
在人类所有的智慧形态中,中国传统的智慧是一种独特的智慧形态,它既不是人生的经验(如谚语、格言、传说、故事和民谣等),也不是神性的启示(如基督教文明),而是自然给予的真理。彭富春指出:“儒家的圣人追求仁义道德;道家的理想是参悟天地之道;而禅宗则认为,最高的智慧在于自我觉悟,亦即发现自性。”这是儒家、道家、禅宗智慧的核心,在中国当代仍然具有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智慧中活的东西。
智慧首先是一种处世之道,即如何从自身出发去处理好人与他人的关系。孔子在《论语》中用两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告诉我们,儒家为人处世的两条金规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问孔子: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孔子回答说: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至于什么是“恕”呢?孔子解释道:这就是说,我所不欲的也正是他人所不欲的。
樊迟也曾毕恭毕敬地去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回答: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孔子说:即是说,我所欲的也正是他人所欲的。
这就是儒家智慧的核心——“忠恕之道”,既包含着对人与人之间的统一性认同,又蕴含着对于差异的尊重和包容。当今世界的诸多国际争端、社会矛盾、人际冲突,究其根源往往在于将“己所不欲”和“己所欲”强施于人,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干涉、控制他人,也缺乏“立人”、“达人”旷达处世态度。孔子的这一处世智慧依然是解决当今国际问题和社会危机的一剂良方。
道家的智慧也有着迷人的魅力。比如,当前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资源正在不断枯竭,酸雨、沙尘暴、土地沙漠化、严重的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人类的生存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生态危机的实质就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人类以自己的意愿为中心,随意征服自然,主宰自然。而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用寓言的形式给出了答案:
一天,鲁国国君在郊外捉住了一只海鸟。鲁国国君非常喜爱它。就毕恭毕敬地把它供养在供奉祖先的地方,准备了牛羊肉给它吃,酒杯里斟上美酒让它喝,演奏当时最高雅的韶乐让它听,每天用这样的礼仪供奉这只海鸟。而这只海鸟呢?目光迷离,神色忧郁,不吃一口肉,不喝一口酒,就这样郁郁寡欢,三天就死了。庄子于是悲叹道:这是以养人的方式养鸟,而不是以养鸟的方式养鸟——让鸟栖息于茂密的树林,浮游于江湖,从容啄食,放之于原野。
老庄的生态智慧让我们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定位人在自然中的角色。生态危机的真正解决之道或许在于老庄所提倡的“道法自然”,不要“以己养养鸟”而要“以鸟养养鸟”,让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
同样,禅宗也有很多深入浅出的佛教故事,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当然,这仅仅是管中窥豹,中国的传统智慧博大精深,涉及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世界等方方面面。如果我们想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中国智慧的精华,彭富春的《论中国的智慧》一书无疑是值得一读的佳作。该书在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古老智慧的本性及其形态,重新诠释了其思想意义之后,激活了其内在的生命力,并倡导一种既非天人合一,亦非天人相争,而是天人共生的新的中国智慧。他认为,在天人共生的世界里,新的智慧区分了可以实现的欲望和不可以实现的欲望,让欲望升华,从而化欲为情。并且,这种新的智慧引导人类调整自身与欲望的关系,实现好的欲望,扼杀坏的欲望。同时,还是一种天人相约,天人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并共同遵守游戏规则。